没有执行力就没有领导力
发布日期:2015-08-21浏览:2098
当下,不少人认为,领导者主要是管决策、管大方向,不必亲自参与决策政策的执行,因而他们并不需要具备执行力。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实际上,不具备执行力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具有领导力的领导者,因而也不是符合现代发展需要领导者。没有执行力,就没有领导力。
执行力:适应当前需要及未来挑战的领导者基本特质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经指出,“在未来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随着当前领导决策工作和战略计划制定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对这些决策和战略计划的执行也日益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执行环节越来越显得重要,也使得由于执行力低下而导致失误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经过科学论证的决策目标不能如愿实现?”“为什么无懈可击的方案和设计不能得到较好实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存在于执行过程之中,而执行力是解决决策战略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很多领导者工作上的失败,并不在于他们所作决策的失误,而在于他们未能有效的执行落实这些决策,亦即是执行力方面出现了问题。当前中央制定的很多政策决定未能在各地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也主要出自于各地政府的各层次领导者的执行力不足所致的。可以说,一个再正确的政策决策,再完美的方案计划,也会死在滞后执行力的领导人和执行人员手中。执行力是促进领导决策力、乃至领导力最终落实的关键。
当前,人们非常痛恨的形主义现象实际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喜欢走形式主义,各种文件都发了,各种规章都制定了,各种会议也开了,但是就是没有认真去抓落实,让人感觉到是雷声大雨点小,使得这些文件、规章制度和会议精神成为一纸空文,没能得到认真执行落实。这是缺乏执行力的表现,也说明了各级党政官员执行力的重要性。
对于执行力的重要性,一些地方党政官员已经有所认识。例如四川省委书记张学中就特别重视执行力问题。据报道,张学中指出,“各市州、各厅局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强弱的问题。”“从中央到省上,光是禁止公款吃喝就发了30多个文件,为什么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没有认真按这些规定和要求办。”“各市州、各厅局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强弱的问题。”道出了执行力问题的重要性。在张学忠的呼吁下,四川省开始重视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据报道,现在四川省的省市各级领导干部人手握有一本名叫《执行力》的书。台北市长马英九也非常重视执行力问题,他在2003年4月10日发表了以“从台北经验看执行力”为题的演说,指出,愿景谁都有,重点是要执行,还要让民众满意。马英九并认为,政府各部要有执行力,关键看首长的认真与投入,关键是看首长的执行力。执行力乃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执行力的基础:以身作则
中国有句古话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领导者不能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领部属,高效地完成执行工作,而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就不可能具有较强执行力。这就正如另外一句古话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何才会有执行力?
实际上,领导者所必须具有的领导力就是一种能够影响、激发、带动他人跟随自己一起工作从而达致共同目标的力量,因而领导力实际上首先就是影响力。由于领导者本身的行为是整个组织的风向标,领导者本身所具有的执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品格素养和能力水平外,还要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各种执行活动并促进这些执行任务高效的完成,才有可能赢得下属成员的信服和支持,也才有可能获得影响力进而赢得领导力。
美国管理学者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在其著作《领导力》一书中就指出,领导者要有领导力,就必须注重以下五种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作者在这里把“以身作则”列为有领导力的领导者的首要行为,指出:领导者光有头衔还不够,还要靠自己的行动—即以身作则来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尊重和信服,才能形成领导力。如果一名领导者本身不具备有效执行战略决策的执行力,只能纸上谈兵,那部属成员会作何感想?又如何赢得领导威信和领导魅力?如何获得部属的信服和追随呢?对此,世界组织行为学专家、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就专门指出:执行力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力问题!
另外两位美国管理学者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也在其著作《执行力》一书中也提出,领导者的第一任务主要是愿景、战略和执行力,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亲自参与部分重要的执行活动,才能使一切战略方针有效落实,才能具有执行力。必须知道,一个没有办法使自己亲身参与制定的战略计划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即没有执行力的领导,就不是有领导力的领导,就不会是很好的领导者。
领导者执行力的核心:紧抓不放
当然,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对什么任务都亲自执行。然而这却不能成为领导者推卸责任的理由,领导者对于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事项,都必须跟进并紧抓不放,要通过时时的督促检查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下属执行者的紧迫感和推动力,促进促进力的提升。
从根本上说,督查督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下属认真地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执行任务,确保计划顺利准确的完成,并使其成为执行力的重要推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因而,作为领导者,必须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优化督查督办机制的基础上,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各项执行事项,以促使这些任务都能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督查督办的作用,还在于它是保证执行过程不出失误、执行结果不出偏差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很多决策、计划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下属没有很好的去执行,而是由于他们的知识、能力、理解力的局限性,导致计划在执行中某一个环节上出现失误和偏差,如果领导者没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些失误和偏差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严重影响执行的总体效果。领导者紧抓不放的督查督办,可以及早的发现下属执行的偏差并给予及时指出和调整,使下属能够朝着正确的轨道执行,最终保证执行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而,有人建议,领导者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执行任务都必需制定一份清晰的跟进计划,这份跟进计划包括:该任务的目标是什么?谁具体负责这项任务?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完成?该任务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这些阶段性目标完成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些阶段性目标完成的具体时间是什么?该任务最终完成的时间是什么?领导者通过何种方式跟进该项执行事务?什么时候对该执行事项进行检查督促?等等。对执行任务的紧抓不放的跟进,是保证该事务最终得以准确执行的核心。
领导者执行力的关键:使众人行
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各项任务是不可能得以完满完成的。领导者要具有执行力,其关键还在于他必须要具有使众人行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唯在用人”的意思。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使众人行,使众人为他所用,从而有效执行落实了他的夺取天下的大计。
要使众人行,领导者一是必须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魅力,能够影响和带动部属行动起来,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以德服人和修身正已的主张,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为政者如果能修身正已和以德服人,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和影响他人行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魅力来使众人行动。
二是要知人善任。要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在用人的时候,要给下属最起码的信任,并使其职、权、责、利四者相结合。同时要促使下属之间的搭配尽量合理和完善,成为优化组合。要留住有执行力的人才,给予适当的待遇,尽力避免人才的流失。
三是要要善于激励人。要须针对人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特点,采用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等方面的手段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同时,要赋予下属人员更多的决策参与权,加强对其个人的人性关怀,增强他们对本机关的归属感和感情,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名利、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奋发进取,充满激情,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更好地实现机关的目标。
执行力:适应当前需要及未来挑战的领导者基本特质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经指出,“在未来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随着当前领导决策工作和战略计划制定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对这些决策和战略计划的执行也日益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执行环节越来越显得重要,也使得由于执行力低下而导致失误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经过科学论证的决策目标不能如愿实现?”“为什么无懈可击的方案和设计不能得到较好实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存在于执行过程之中,而执行力是解决决策战略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领导者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很多领导者工作上的失败,并不在于他们所作决策的失误,而在于他们未能有效的执行落实这些决策,亦即是执行力方面出现了问题。当前中央制定的很多政策决定未能在各地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也主要出自于各地政府的各层次领导者的执行力不足所致的。可以说,一个再正确的政策决策,再完美的方案计划,也会死在滞后执行力的领导人和执行人员手中。执行力是促进领导决策力、乃至领导力最终落实的关键。
当前,人们非常痛恨的形主义现象实际上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着。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喜欢走形式主义,各种文件都发了,各种规章都制定了,各种会议也开了,但是就是没有认真去抓落实,让人感觉到是雷声大雨点小,使得这些文件、规章制度和会议精神成为一纸空文,没能得到认真执行落实。这是缺乏执行力的表现,也说明了各级党政官员执行力的重要性。
对于执行力的重要性,一些地方党政官员已经有所认识。例如四川省委书记张学中就特别重视执行力问题。据报道,张学中指出,“各市州、各厅局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强弱的问题。”“从中央到省上,光是禁止公款吃喝就发了30多个文件,为什么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没有认真按这些规定和要求办。”“各市州、各厅局的工作之所以有差距,往往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而是工作中执行力强弱的问题。”道出了执行力问题的重要性。在张学忠的呼吁下,四川省开始重视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建设,据报道,现在四川省的省市各级领导干部人手握有一本名叫《执行力》的书。台北市长马英九也非常重视执行力问题,他在2003年4月10日发表了以“从台北经验看执行力”为题的演说,指出,愿景谁都有,重点是要执行,还要让民众满意。马英九并认为,政府各部要有执行力,关键看首长的认真与投入,关键是看首长的执行力。执行力乃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执行力的基础:以身作则
中国有句古话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领导者不能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带领部属,高效地完成执行工作,而是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就不可能具有较强执行力。这就正如另外一句古话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何才会有执行力?
实际上,领导者所必须具有的领导力就是一种能够影响、激发、带动他人跟随自己一起工作从而达致共同目标的力量,因而领导力实际上首先就是影响力。由于领导者本身的行为是整个组织的风向标,领导者本身所具有的执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品格素养和能力水平外,还要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各种执行活动并促进这些执行任务高效的完成,才有可能赢得下属成员的信服和支持,也才有可能获得影响力进而赢得领导力。
美国管理学者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在其著作《领导力》一书中就指出,领导者要有领导力,就必须注重以下五种行为: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作者在这里把“以身作则”列为有领导力的领导者的首要行为,指出:领导者光有头衔还不够,还要靠自己的行动—即以身作则来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尊重和信服,才能形成领导力。如果一名领导者本身不具备有效执行战略决策的执行力,只能纸上谈兵,那部属成员会作何感想?又如何赢得领导威信和领导魅力?如何获得部属的信服和追随呢?对此,世界组织行为学专家、领导力大师保罗•赫塞博士就专门指出:执行力问题实际上就是领导力问题!
另外两位美国管理学者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也在其著作《执行力》一书中也提出,领导者的第一任务主要是愿景、战略和执行力,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亲自参与部分重要的执行活动,才能使一切战略方针有效落实,才能具有执行力。必须知道,一个没有办法使自己亲身参与制定的战略计划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即没有执行力的领导,就不是有领导力的领导,就不会是很好的领导者。
领导者执行力的核心:紧抓不放
当然,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对什么任务都亲自执行。然而这却不能成为领导者推卸责任的理由,领导者对于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事项,都必须跟进并紧抓不放,要通过时时的督促检查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增强下属执行者的紧迫感和推动力,促进促进力的提升。
从根本上说,督查督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下属认真地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执行任务,确保计划顺利准确的完成,并使其成为执行力的重要推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因而,作为领导者,必须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优化督查督办机制的基础上,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各项执行事项,以促使这些任务都能得到准确有效的执行和落实。
督查督办的作用,还在于它是保证执行过程不出失误、执行结果不出偏差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很多决策、计划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下属没有很好的去执行,而是由于他们的知识、能力、理解力的局限性,导致计划在执行中某一个环节上出现失误和偏差,如果领导者没能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这些失误和偏差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严重影响执行的总体效果。领导者紧抓不放的督查督办,可以及早的发现下属执行的偏差并给予及时指出和调整,使下属能够朝着正确的轨道执行,最终保证执行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而,有人建议,领导者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执行任务都必需制定一份清晰的跟进计划,这份跟进计划包括:该任务的目标是什么?谁具体负责这项任务?通过何种途径和方式完成?该任务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这些阶段性目标完成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些阶段性目标完成的具体时间是什么?该任务最终完成的时间是什么?领导者通过何种方式跟进该项执行事务?什么时候对该执行事项进行检查督促?等等。对执行任务的紧抓不放的跟进,是保证该事务最终得以准确执行的核心。
领导者执行力的关键:使众人行
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各项任务是不可能得以完满完成的。领导者要具有执行力,其关键还在于他必须要具有使众人行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唯在用人”的意思。汉高祖刘邦有一句经典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使众人行,使众人为他所用,从而有效执行落实了他的夺取天下的大计。
要使众人行,领导者一是必须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魅力,能够影响和带动部属行动起来,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以德服人和修身正已的主张,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为政者如果能修身正已和以德服人,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和影响他人行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魅力来使众人行动。
二是要知人善任。要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在用人的时候,要给下属最起码的信任,并使其职、权、责、利四者相结合。同时要促使下属之间的搭配尽量合理和完善,成为优化组合。要留住有执行力的人才,给予适当的待遇,尽力避免人才的流失。
三是要要善于激励人。要须针对人的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特点,采用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激励等方面的手段来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同时,要赋予下属人员更多的决策参与权,加强对其个人的人性关怀,增强他们对本机关的归属感和感情,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名利、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奋发进取,充满激情,努力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更好地实现机关的目标。